网络电台 在线收听 新浪微博 官方QQ,微信:930七9七9

调频热点 注册会员已突破70000位,您还在等什么?

调频热点常青路 电台互动『 ≡ 魅力东方 ≡ 』 → 大家听音乐有这种感受吗?


  共有707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大家听音乐有这种感受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华林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初生小娃娃] 帖子:8 积分:6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10/7 10:01:5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5/12/14 17:48:18 [显示全部帖子]

何为音乐?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一种极富有感染力的感情语言。“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苏霍姆林斯基给全民音乐教育所下的定义是极有见地的。音乐是一种民族的、民俗的文化,是一种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及科学的现象,所以可以从音乐美学、音乐历史学、音乐社会学、音乐民族学和自然科学的交叉方面着手。如果我们将音乐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来进行一次新视角的分析和认识的话,那么我们将会发现音乐的涉及面、涵盖面竟然是如此的广阔。 一、音乐的文化历史角度 音乐的生命在于传达艺术作品中丰富的内涵。然而,由于音乐表演技术与技巧的学习难度很大,而且极其耗费高师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久而久之,以至许多高师学生把自己的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这方面,以为有了技术、技巧,音乐的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其实这是对音乐的一种莫大的误解。音乐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其根源无不深藏于社会生活之中,任何一种音乐,归根结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音乐产生于人类社会,并且作用于人类社会,其一旦产生就要在社会生活中发生影响,参与人际关系的交流,以实现其社会功能。同时,音乐又是一门情感的艺术,是人类表达情感最自然、最直接的艺术方式。正如我国古书《毛诗序》中所指出的:“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以蹈之也。”说明音乐自古以来便是人类的一种情感符号,所以表现音乐的时候也要求具有这种强烈的感染力。而较多高师学生在表现音乐的时候,常常缺乏这种热情,教师们总是提醒学生在某某处要做怎样的处理,而这却是徒劳的,因为无论哪一首音乐作品背后都或深或浅地反映出历史与文化的风貌。例如:肖邦的每一段动人的旋律都流露出一种对祖国深切思念的情感,而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则出于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许多高师教师往往在学生缺乏音乐表现力的时候,或者是在上《音乐欣赏》课的时候,为了求得某一作品好一些的欣赏效果时,经常用一些音乐历史文献(包括文字资料、音响资料或图片资料)来启发、引导高师学生,使他们对音乐作品中的音乐形象理解得更透彻一点,因而得到欣赏、理解或表现音乐的要求。但这样做却显得有些零敲碎打、不够系统,实际上是花了力气而难以奏效。 音乐历史的长河源远流长,从音乐的起源一直发展到今天,有着一条清晰可见的脉络,我们如果将这一条贯穿着无数音乐文化现象的历史长河作为我们音乐课的主线,那么我们可以有系统地、有步骤地在音乐发展过程中找到其留下的一个又一个脚印,领略到音乐在各个时段的风貌——即人类本身的精神。例如:中国音乐历史中出现的远古的舞乐时代、中世纪的伎乐时代及13、14世纪出现的戏曲音乐时代,这些音乐风格便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的基本概貌。而西方音乐史更是通过其翔实的音乐文献,向我们展示了其发展线索。例如:西方音乐史由宗教音乐时代——巴洛克时代——古典主义时代——浪漫主义时代——印象主义时代等一系列音乐时代……可以接触到那些杰出的音乐大师们诸如巴赫、亨德尔、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德彪西、瓦格纳……等等,他们不平凡的经历及其为人类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有系统地组织起来的音乐史论知识将伴随着高师学生走出校园,在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管作为专业技能的辅助学习,还是作为一种修养与兴趣爱好而使其生活更有乐趣与意义,从而对音乐艺术的本质有更深的理解。 另一方面,广博的文化艺术修养对于音乐表演的作用为许多艺术家所重视。拉赫玛尼诺夫曾告诫学习音乐的青年学生说:“在我们能创造一些什么以前,我们最好去了解一下我们之前已经有过的东西。”他举出伟大的钢琴家安东·鲁宾斯坦、李斯特,说他们都有渊博的知识,对包含全部分支的钢琴文献都进行过研究,他们知道音乐发展的每个阶段。拉赫玛尼诺夫说:“他们之所以在音乐上有巨大的飞跃的原因就在这里。他们的伟大并不在于他们获得技术的空壳,而在于他们掌握了知识。”①当代著名的指挥家阿巴多在谈到文化艺术修养对他的指挥所产生的作用时也曾说:“我认为了解音乐、绘画和文学的各个方面是很重要的。比如要理解马勒的作品就必须阅读德国和奥地利文学。你必须了解卡夫卡和克莱斯的作品、席勒的诗、克列米特和科柯施卡的艺术。德国艺术和文学中的幻想因素在德国音乐中也起很大的作用。”“有时候我读到的书或者看到的绘画中的某些东西之间是有关系的,这会在音乐上对我有所帮助。举例来说,当我指挥《荒城之夜》时,如果我不想到果戈理、契诃夫、托尔斯泰或陀斯妥耶夫斯基,对穆索尔斯基我就会有许多东西无法理解。了解了一部分俄罗斯的民间艺术,不仅是音乐,而且是俄罗斯人民的感情,在我指挥时都会有帮助。”② 二、音乐的美学角度 音乐活动是一种思维和情感十分活跃的创造性劳动,高师音乐课不仅仅是为了让高师学生懂得一些音乐理论知识,对音乐产生一定的兴趣和爱好,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更应当使音乐课上的训练服务于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促进高师学生个性和谐发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高师音乐课堂上,有些教师通常不从理论上向学生论述音乐艺术,其原因之一就是有些高师教师对许多音乐美学问题自己本身未能科学的、系统的进行学习研究,缺乏对艺术哲学、音乐美学的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从这个角度来启发、教育学生,使学生通过对具体的音乐形象,进行分析、归纳、揭示出音乐的美及音乐的本质,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也只有从这个角度出发,使学生通过音乐的美来了解整个艺术领域的美,使学生们知道艺术种类的划分原则,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其结果揭示出艺术的共性,并且向学生介绍音乐艺术在整个艺术领域中所处的地位,以及音乐艺术的史诗性、抒情性、戏剧性、悲剧性等等美学问题,以这个角度为重点的音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哲学的思考能力。 高师教师应组织大量的音乐作品的文字资料、音响、图像资料来使高师学生逐步领会到音乐艺术的美及其产生这种美的原因。从音乐艺术所特有的声音基础——音乐音调(反映历史的、现实的音调),通过介绍音乐的逻辑及曲式,到音乐的最高范畴——音乐形象为航线。使学生逐步深刻地意识到,音乐艺术所反映的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表现出来的是活生生的、千姿百态的人类的物质世界、情感世界,是人类精神的火花。 当代著名的法国美学家米盖尔·杜夫海纳曾经说过:“伟大的画家总是把自己提高到表现性的水平之上”③这句话更适合于音乐,因为音乐家无法再现真实的生活,它的全部意义都在于表现周围的客观世界;可以这样说,没有审美表现,也就没有音乐。因此,审美的表现性是衡量是否作为音乐的声音的最高标准,并且在音乐声音的表现性因素中,占主导地位的应该是表情性。无论是模仿、象征还是暗示,它们都渗透着表情性的因素。比如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的引子,大管沉闷的音色、微弱的力度、迟缓的节奏,以及盘旋在不稳定音上的旋律进行,它们不但从审美角度暗示了一种灰暗、阴郁的气氛,而且也表现出一种悲观、痛苦的情绪状态。再如格里格《朝景》中的上三度转调,它不仅仅象征着旭日东升的情景,而且也必然给人一种情绪向上的感受。有些音乐作品虽然含有模仿、象征和暗示等表现因素,但在它的声音整体中,仍然以表情为主导。例如肖邦的《雨滴》前奏曲中,模仿雨水节奏只是全曲的一个背景,而上方富有表情性的音调才是这部音乐作品的主体,寂寞、凄切的音调在音乐的节奏背景下,十分生动地表现出当时作者的内心感情。 三、民族音乐学的角度 突出音乐教育的民族性,是学校美育和音乐教育民族化的百年大计,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个根本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都不容我们忽视。然而,建国50年来中国民族音乐始终未建立起自己的全套基础学科,却只能借用西洋的整套基础学科(现今高师教材中所见到的中国民族音乐理论几乎全是用西洋的音乐理论来表现和包装的)。这样的理论和教学不但混淆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论与西洋音乐理论之间的区别,使许多高师学生都以为只要懂得了西洋乐理便全部懂得了中国民族音乐,而且给民族音乐以进一步深入研究、整理也带来了许多麻烦。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在当前应该适当加强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比重,增设有关中国民族音乐的课程和突出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内容,将中国民族音乐的教学地位摆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就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民族音乐无论是在音乐史方面,还是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或是在音乐的乐律、乐制及古乐谱的整理、再现方面,经过一些音乐学学者们的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相当可喜的成就。然而这些研究成果大部份仅局限于学术领域,还没有能够得到普及、推广。因此在高师音乐教科书中关于中国音乐的论述是相当少的,并且大多数是以西洋音乐理论为主,比如《基本乐理》课程在讲到《调式》一章时才溶入一些诸如“宫、商、角、徵、羽”之类的中国民族音乐术语,而且同样是以西洋乐理的角度来认识的,这不免使人感到遗憾。中国的乐理体系有着自己的特色,《管子·地员篇》中关于音乐的律制方面的记载已经表明了古代中国对音乐现象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律制的产生有着严格的计算方法,产生出“黄钟、太簇、南吕、林钟……”等一系列律名。然而现在这些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律名倒要用字母“c、d、e、f……”来一一引导,这是驴唇不对马嘴的事:学习本民族的音乐文化,倒要用外族的音乐文化来引导,难道不可笑吗? 尽管在现有的高师音乐教科书上所介绍的中国民族音乐的知识是如此之少,但是在这极有限的一部份中所应用到民族音乐术语也还常常显出其不合理的因素,而且涵义还有不确定的。例如在《基本乐理》中《民族调式》一章中,在介绍三种七声音阶时,书中分别以“雅乐音阶、清乐音阶、燕乐音阶”来命名,其缺点是用乐种的名称来称音阶,并不符合历史上各个乐种的音乐实际情况,而且对“清乐”一词也存在着误解。而如果相应地用“正声调(晋)、下徵调(晋)、俗乐调(唐)”来命名三种音阶的话就显得比较合理,也比较有根据,但高师学生所知者甚少,可见中国民族音乐教育的滞后。因此为了健全、完善中国民族音乐的教育事业,我们应该在高师音乐教育中,全面地、系统地进行民族音乐文化的教育,如介绍中国音乐的发展历史及民族音乐理论、音乐欣赏及音乐表演,这样做是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审美心理和接受心理的。例如: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歌欣赏和学唱,以及相互之间对歌,能提高高师学生的审美意识,使他们更多的了解自己国家、自己家乡的民歌。此外,在民族音乐欣赏和学习中,还可穿插一些民间音乐故事,这样不仅能增强高师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而且能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提高音乐素养和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音乐心理学角 音乐欣赏等音乐行为的心理过程与特征的研究。但无论是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还是音乐欣赏都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过程。而音乐心理学则反映了音乐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其中涉及到音的感觉(如声音的协和、不协和)、音乐才能、儿童音乐教育、音乐表演心理、音乐创作心理、音乐医疗以及音乐心理活动中的性别因素等方面。音乐艺术活动和人类所从事的其他活动一样,都是人的主体行为,并且无不受人的心理活动的支配。音乐实践行为的三个基本环节:创作——表演——欣赏,不仅不能离开从事这些行为的人的心理活动,而且还是以这些心理活动为基础的。音乐的功能也主要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作用于欣赏者的心理才得以实现的。例如:我们认识音乐欣赏的心理过程,就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是由音响感知以及与自然相伴随的情感体验与想象联想构成的,是对音乐的初步的、“情趣”的欣赏阶段。所谓“情”,是指对音乐情感表现的初步的、感性的体验,如听到一首伤感的乐曲,自己的心里也不由得产生出一种悲哀之情,至于这是怎样的悲哀,为什么这样悲哀,则无暇或无力去深入思索和探寻。这个阶段也会发生某种联想,大多是由于乐曲标题的提示或描绘性的音乐音响所引起。至于“趣”,则是指欣赏者从音乐形式因素的欣赏中所得到的美感和乐趣,如从乐曲优美的音色、动人的旋律、富于变化的节奏以及和声的巧妙配置中所得到的审美的愉快和兴趣。这种“情趣”的欣赏是处于初级阶段的欣赏活动,更多地带有感性认识的特点,属于感觉印象的阶段。由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感性特点,属于感觉印象的阶段。由于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感性特点,这种初级的欣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对音乐美的欣赏,特别是对于那些比较通俗、浅显的小型乐曲和轻音乐的欣赏。然而,对于那些结构庞大、手法复杂、表现内容深刻或内容比较隐晦的乐曲欣赏,仅仅靠初步的,感性的欣赏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音乐欣赏经过多次反复由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是在丰富的感性体验的基础上,加上理解认识的参与,是音响感知、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更深刻、更清晰的高级阶段的发展。这时,对音乐形式的感知已不仅是片段的、模糊的“趣”的欣赏,而是在理性认识的指引下对音乐音响以及其组合形式的完整感受和欣赏;对于“情”的欣赏,也不仅是一种感性的体验,而是在理性的指引下进入更深刻、更清晰的情感体验和想象联想的阶段。同时,又由于对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艺术风格以及作曲家创作情况的深入了解,使欣赏者对乐曲所表现的内容和社会意义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与理解。例如:欣赏民族器乐曲《江河水》,由于有了明确的理性认识作引导,欣赏者不仅从乐曲中感受到一种“悲”的情绪,而且还从乐曲的标题以及乐曲音调、节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中,进一步理解到乐曲所表现的悲愤是中国劳动妇女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的情感抒发。如果欣赏者由于理性的指引,进一步对这首乐曲的旋律发展与曲式结构有明确的认识,那么就会进一步体验到这首乐曲的情感陈述过程,从而有助于对乐曲的情感内涵的更细致的把握。 高师学生对音乐现象如果有极其敏锐的感受能力,对儿童音乐才能的发现及培养能力,以及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音乐教材的能力方面,音乐心理学无疑起着重要作用。就是在将来的工作中并非从事音乐教学的高师学生来说,音乐心理学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其从事其他的工作中,可以利用背景音乐,使自己或他人学习的效率大大地提高,但如何选择、安排这些背景音乐,则将要看他对音乐心理学以及对音乐的把握是否准确了。因此,高师学生应该系统地学习音乐心理学。 五、音乐的自然科学角度 音乐中自然性声音的运用,实际上只有通过音响剪辑的办法才能完成。假若我们孤立地来看这些声音,它们无疑是一些噪音。但是当它们被作曲家所采用的时候,特别是当它们被作曲家有目的地排列和组合在音响整体之中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渗透了音乐的自然科学角度的因素;它们已经失去了自然声音的原有功能。比如:汽笛声不再是作为招呼旅客上车或上船的信号,鼓掌声也不再作为一种喝彩的表达方式;它们已经作为一种特性的音响效果被创造性地编配在音响整体之中。比如美国著名先锋派作曲家斯托克豪森的作品《片刻》(《moment》)、埃德加·瓦利斯的作品《电离》等,都是从音乐的自然科学角度去创作的。 其实在高师音乐教科书中,写得最多的还是从音乐与自然科学的角度来表现的。例如音响的一般性质,尤其是音的三大因素(音高、音量、音色),同时也对人的听觉特点,产生听觉的过程和原理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介绍各种各样音阶,律制构成的基础及数理逻辑,以及各种各样的音乐术语及符号,学生在这堆枯燥的理论里面感觉不到音乐的乐趣,尽管这是人类的智慧,却不是人类的情感。对于这些音乐理论知识,应处于“兼教一点”的位置,而对于高师学生来说,应该对音乐理论知识要有系统的学习,并且对这些音乐理论知识还要有相当程度的运用能力。 以上所涉及到的几个角度中,除了最后一个外,都是将音乐视作一门人文主义的学科,其重点当然是应该反映出人的内容,体现着丰富多彩的人类的精神生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网新导航 资源库 济宁网 QQ:8二65二7
调频热点是一个休闲论坛,请勿发表任何政治言论!